{{sellerTotalView > 1 ? __("sellers",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__("seller",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numTotalView > 1 ? __("items", {number: numTotalView}) : __("item", {number: numTotalView}) }}
免运费
Yami

Nickname

请告诉我们怎么更好地称呼你

更新你的名字
账户 订单 收藏
{{ inviteNavTitle }}
退出登录

切换配送区域

不同区域的库存和配送时效可能存在差异.

历史邮编

{{email ? __('Got it!') : __('Restock Alert')}}

我们将在商品到货后第一时间通知你。

取消
Yami

京东图书

用户体验方法论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用户体验方法论

{{__(":people-members", {'people': item.limit_people_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 itemDiscount }}
后结束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Discount }}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itemDis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后结束促销
后开始秒杀 后结束秒杀
{{ getSeckillDesc(item.seckill_data) }}
{{ __( "Pay with Gift Card to get sale price: :itemCurrency:price", { 'itemCurrency' : itemCurrency, 'price' : (item.giftcard_price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0.00') } )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详情
商品有效期

已下架

当前地址无法配送
已售完

商品描述

展开全部描述
编辑推荐

周鸿祎亲笔作序,推荐360集团产品经理内部传阅,《华尔街日报》用户体验设计师首次总结用户体验设计5大黄金法则。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IT技术类图书,书中没有晦涩的代码;

这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书,这本书提供的是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捕捉用户的“痛点”?

这是一本为产品经理量身打造的指导书。

你可能是一家创业公司的用户体验领域的新手,也可能是一个正在组建用户体验团队的管理人员,或者你是一个碰巧进入这个领域的设计师,无论你是卖汉堡、建网站,还是管理航空公司,无论你的工作简单还是复杂,决定成败的因素只有一个:用户体验。

这是一本来源于实战的书。

《华尔街日报》移动版和雅虎财经频道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卢克·米勒用自己近10年的实战经验,从专业的视角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提炼了提升用户体验的5大黄金法则。从获得灵感到创设原型,《用户体验方法论》对用户体验设计的各个阶段都有涉及,集案例分析、应用研究、个人经验于一身,为产品经理提供了各种实用的工具和实操的方法。

超预期用户体验5要素:

易学(Learnability):第一次使用某个功能时,用户能否很容易完成基本任务?

高效(Efficiency):一旦用户学会了这个功能,他们能否很快完成任务?

易记(Memorability):若有一段时间不使用程序了,再重新使用时,用户能否很快恢复到原来的使用水平?

纠错力(Errors):使用某个功能时,用户会犯多少错误?他们能否快速地纠正错误?

愉悦度(Satisfaction):使用这个功能时,用户的愉快程度如何?


作者简介

卢克·米勒(Luke Miller),享誉国际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和研究者,被媒体成为“*懂用户体验的人”。先后担任《华尔街日报》和新雅虎移动产品部用户体验设计师。2013年,与他人共同创建了“Tumbleweed”,为全球用户体验设计师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


目录

周鸿祎推荐序

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通过用户的眼睛去观察

你不是在为自己做设计

为需求而设计

当“拉动更新”不够自然时

究竟什么是用户体验?

定义用户类型

倾听他人建议

发放问卷

为核心用户的需求而设计

重视用户的目标

珍惜用户时间

司空见惯也没什么不好

让用户在施为体验中学习

第二章

创意爱上限制

去除中间人

不做与系统不匹配的设计,要有创造性地利用系统

新系统一锅烩

大胆借鉴

掌握数据并清楚如何使用

现实增强

本地还是网络

两难的选择

网络相对于应用程序的益处

不要墨守成规

第三章

界面设计是数字产品的表情

好故事是怎么造就的·

讲故事是别人的事?

你的故事是什么类型?

让故事引领设计的每个环节

不要打破故事魔咒

故事不仅仅是图形设计

绘制草图和设计故事脚本

弄清楚用户去哪儿、什么时候

从绘制迷你快捷脏框架开始

让设计动起来

股东与第六根手指

一图胜千言,但语言依然重要

如何告诉用户他们出错了?

第四章

不要为创新而创新

简化

不要只因为你做得到就加入创新功能

商业目的会使得用户体验创新失色

一个更小的用户群会使创新更简单

高级用户是行家

有时请求原谅比请求允许更好

去测试,不要猜

多测试,早测试

现实世界中的测试

“走廊里”测试

清楚你的优先级

用户反馈解读

测试同业产品

数据采掘

发布,修复,再发布

第五章

优秀用户体验设计源于开放性思维

你不是用户体验的拥有者

合作共赢

视觉设计师仅仅是像素控吗?

开发者是媒体大师

我现在就要我的产品

每个人都能做一些用户体验设计

灵感处处有

不要讲,要演示

不断进化的用户体验设计


精彩书摘

引言

现在是学习用户体验设计的好时机。用户体验的核心使命是让用户获得超预期的数字体验,用户不仅能通过这些体验增长才干,同时也会乐在其中。我们还从未有过这么好的一套工具来实现这样的数字体验。数字产品开发十分需要有这类技术的精英。技术发展迅猛,且趣味横生,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你的创新能力始终有用武之地。

索尼为我们描绘了很多美好的客厅体验场景。这家公司最近启动“生活太空”(Life Space)用户体验项目。这一项目将把我们家中物品的表面都变成丰富多彩的显示屏。凄冷的雨夜,我们回到家中,看到天花板上艳阳高照,房间沐浴在春风和煦中,而技术将为我们实现这美好的愿景。我们看到的将不是堆满书籍的一个个书架,而是映在墙上的各类电子书、音乐、游戏和视频的交互图像,厨房的台面和咖啡桌上摆放的平板电脑。如果谷歌眼镜发布,它将带给我们数不胜数的创新机会。

我们需要带给用户从未有过的体验。也许我们的家很快就会到处是机器人助手,我们要让这些机器人融入我们的家,与它们相处时我们将不再感觉别扭,而是舒服惬意。

也许你就是那个给网络电视产品带来全新外观和质感的人。或许你是开发蓄势待发的物联网的先锋,你能让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品对我们的需求和欲望做出反应。或许你会开发出新一代的窗户——光感应和空气质量感应窗,一种能自动开合或自动升降百叶窗帘的窗户。

“用户体验设计师”正在成为热词,但同时我们发现,数字产品开发领域的工作特点介绍中增添了“用户体验知识技能”这一内容。用户体验开发工作是个集大成的工种,是前端编码技术和用户体验研究与设计技能二者的结合。许多新成立的公司根本没有用户体验专员这项开支,设计师应该是多面手,能让用户体验与开发过程完成无缝对接。无论你希望像我一样做全职用户体验设计师——我曾在《华尔街日报》和雅虎做过用户体验设计师,还是只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现在都是了解用户体验的好时机。这么做不仅能让你身价倍增,而且积累一些用户体验原则和多一些这方面的实践都会让你在其他领域里受益。

无论你是用户体验领域的新兵还是老将,我强烈建议你学习用户体验这门技术。如果你是视觉设计师,你若能做到将用户体验方法融入视觉设计中,充分调动用户的情感,把自己放在用户的位置进行设计,那么用户会十分喜欢你的设计,你令顾客满意的能力会大大提升。这也有助于你推介你的设计理念,获得用户支持,并与开发团队联手将这些设计理念变成终极产品。如果你是前端开发人员,用户体验实践有助于你设计出友好的界面,这表明这些界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和愿望。做后台系统的开发人员也会受益,深入了解用户体验有助于开发人员预见优化数据库结构和系统处理能力的方式,从而实现改善用户体验的革新。

那么究竟什么是用户体验?你该如何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呢?前一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用户体验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它既是一个产品所具有的终极成果体验,又是创造这些体验的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用户研究技巧,如:如何进行用户访谈和调研?如何创设能代表用户的形象人物?如何对竞争产品优势进行分析?这些技巧还包括一套用于设计完美网址和应用程序导航路径(也称用户路径)的核心标准。此外,布局和网页界面各个要素设计也是需要学习的技巧:从绘制草图到网站初期建设,再到绘制更为详尽的网页设计图(一般称框架图),然后再到制作原型。待这些都完成后,用户体验工作还要进行用户测试,这一工作可能涉及从草图到功能齐全的原型机整个研发工作流程的每个步骤。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分析,并据此提出产品修改建议。

在这本书中,我将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一一介绍这些方法,采用具体项目事例来展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日常生活常态。我会重点讨论付出一定代价所获得的教训。我也会分享在实践中采用这些方法的心得体会。魔鬼藏在细节中,我在书中会分析很多产品设计案例,解读用户体验的优劣。

我会在书中给读者介绍用户体验设计原则和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原则的基本知识,这本书也会给读者提供这样的实践空间,但是读者千万不要以为用户体验设计就是方法论的集合。用户体验设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方式,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攻克一个个更宏大、更具欺骗性的难题。书中我也会对这些论题进行介绍。把握创新时机是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也是他们应该遵守的最重要的诫条之一。什么时候该引入新的交互功能或设计自定义元素?什么时候应该依赖已经经过检验的和现成的功能更可取?我会详细回答这两个问题。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倘若有商业要求的话,什么时候商业要求重于用户目标?用户设计体验师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协助开发团队的成员更好地理解用户体验设计究竟有什么作用,以便让开发人员能接受用户设计体验师的设计理念。我会深入讨论这些论题,并介绍一些我觉得有助于攻克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若能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视角观察事物,无论是看到美丽对称的土星光环的时候,还是在儿童游乐园里大脑中闪现奇思妙想的时候,还是在与朋友合作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你都能发现产品设计的好点子。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会与读者讨论这个话题。XVII 引 言

在实践中学习是创造最佳用户体验的途径。我特别希望读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用户体验是件多么有创造性的工作!它趣味横生,使人乐在其中。用户体验设计是生机勃勃、发展迅猛的领域,它的门是敞开着的。如何才能进入用户体验设计的大门?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就是:马上行动。希望这本书能开启你的超预期用户体验设计之旅。

第一章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

我踏进用户体验设计这一行完全是机缘巧合。我对这一行的兴趣要追溯到我在大学时选上的一门英语课,那门课讲的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我以为这门课会很有趣,也好应付;教材上的必读材料一看题目就觉得很吸引人:《男人、女人和链锯》。我那时还是药学预科生,我需要上一门轻松一点儿的课。没想到这门课竟然让我大开眼界,在从这门课里,我了解到了虚构故事的一些细枝末节,那些讲故事的人竟然能为观众创造如此激动人心的情感体验,真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最后爱上了希区柯克。我们研究希区柯克如何设计分镜头,如何营造神秘感和画面的紧张氛围,他又是采用什么叙事手法牢牢抓住观众的目光,让观众只关注他希望他们看到的东西。在《后窗》里,他让观众只看到从L. B. 杰弗瑞的公寓里望出去所看到的景象。

随着凶杀案谜团一点点解开,我们从坐在轮椅上的杰弗瑞的双筒望远镜往院子里看,只能看到杰弗瑞的邻居可能正在实施的恶行的一些蛛丝马迹,那个男的正擦拭着那把大刀和手锯,他拿它们干了什么?难道杰弗瑞真因为思虑过度才有最后的下场吗?没人会忘记《惊魂记》里那个紧张的一幕吧?希区柯克把观众跟珍妮特·利一起放在浴室里。当我们透过浴帘向外望时,我们影影绰绰看到的是开着的浴室门和越走越近的凶手。这是电影里最恐怖的镜头之一。这个场景很复杂,是七十八个分镜头合成的。它所产生的效果扣人心弦,据说这个镜头竟然衍生出一种新的恐惧症——淋浴恐惧症。对我来说,上课的体验是颠覆性的,我转了专业,学英语去了。

小说也好,电影场景也罢,人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会大相径庭。做了一些年的用户体验设计之后,我又发现人们对网页和应用软件同样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是我在后来上的一些课上学到的。而这时候我再去看希区柯克的电影,更觉得希区柯克真是一位成就非凡的电影艺术家。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文本的方法,这些方法被斯坦利·费舍称作解读策略(interpretive strategies)。我发现,各种不同思想流派对同一部小说或同一台戏剧的解读都有差别,我渐渐学会了欣赏人们感知世界的形形色色的方式,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费舍强调,个人对文本的解读策略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生活阅历和视角相关。他认为,千万不要固执地褒扬一种解读而贬低另外一种解读。他的这种主张遭到非议,很多人讥讽他,认为他的观点过于极端。文学评论家大卫·贺齐就曾这样评价过费舍,说他“绝望地远离艺术、真理和人类”。但我却很欣赏费舍,他引导我用他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当我自己的解读遭遇一套排列有序的相反事实的质疑时,我倒很享受那种莫衷一是的矛盾情绪。我学会了换位思考,试着去把握他人的视角,这种顿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用户体验师。对于应用程序和网址,人们的体验各不相同。倘若我们能够更多地去欣赏这些差异,并使我们的设计能适应这些差异,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更多超预期的用户体验。

你不是在为自己做设计

做用户体验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是:每个用户与产品互动的方式和他们的产品体验都各不相同,取决于各自的背景和生活环境。用户是70多岁、生育高峰期出生的老人,还是正在学习搜索网页的10岁孩童?是在家边看电视边上网,还是上班乘火车途中上网?是没多少时间购物、只需快速网购尿片的初为人母的女性,还是喜欢花很多时间浏览新款时装的时尚女郎?

我们具体的体验真的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我听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洛杉矶有关。有一次,洛杉矶大范围停电,城市漆黑一片,格里菲斯公园的天文台接到潮水般的电话,人们询问是不是天上掉下了什么东西。所有往常照耀着洛杉矶的灯火都熄灭了,人们从未见过繁星闪烁的夜空,被这种夜景吓着了。

某些你所追求的特色,用户可能觉得十分陌生,你千万不要低005 006 用户体验方法论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to USER EXPERIENCE DESIGN

估这种现象。我这代人(“80后”和90年代初出生的人)和我的下一代人已经对触摸屏熟视无睹了,我们一开始上网就开始用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讲,触摸屏是很新的技术,他们还不知道触摸屏都具有什么功能,为触摸屏设计的很多特色他们都无从知晓。甚至滑屏他们都觉得怪怪的,不够真实。对这部分用户来说,他们要学的太多了,我们就应该帮他们去掉他们不需要或不喜欢的功能。

当然,用不了多久,每个人都会熟悉触摸屏的交互功能。这是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牢记的又一个重要法则:只要计算机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总有人会落伍,需要学习新东西。

总有些人对如何利用技术中的新特色一筹莫展,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比比皆是。

下面这个事例出自《华尔街》杂志记者吉姆·卡尔顿的一篇趣文,他在文中记述了几个技术支持电话:

一位懊恼不已的女士打求助电话,称她的新戴尔电脑不能启动。戴尔的售后让她看看电源插头是否插上了,然后问那位女士,按下电源开关电脑有什么反应。

“我按那脚踏开关,可一点反应没有啊!”女士回答道。“什么脚踏开关?”售后问。

“就是脚踏开关啊,”这位女士答道,“就是那个上面有开关的白色脚踏开关啊。”后来售后才明白,她说的那个“脚踏开关”其实就是电脑鼠标。第一章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上有这样一个帖子,也相当搞笑:

有一次,我在当地一个校董事会做现场技术支持工作。我们刚把麦金托什机卸下来,安装上Window NT。在给一位秘书做演示时,她问我她电脑桌面上那些图标哪儿去了,我指给她看屏幕左端的两排图标。

秘书:可不是吗,可在Mac(苹果电脑)机上,这些图标都散着待在右边!

我:是这样,Windows(视窗系统)默认将图标放在左边。

秘书:可我是右撇子啊!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人们对新技术接受的程度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随着技术的变革,人们也许欣然接受,也许牢骚满腹,但无论你怎么认为,人们总会对这些变革习以为常的。这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着危险。

研究者克利福德·纳斯是斯坦福大学的通讯学教授,也是位人机交互研究的鼻祖,他曾对人们对新技术反应冷淡现象做过专项研究。在《跟笔记本电脑撒谎的人》一书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宝马汽车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指令采用了女声,男性司机听着很烦,纷纷给客户服务热线打电话,要求换成男声。客服中心接到无数个怒气冲冲的男性打的电话,纳斯这样写到:

顾客:我的导航用不了了。

接线员:对不起先生,出什么问题了?

顾客:不该让女人发指令。

接线员:先生,那不是真人,是录制的声音。

顾客:我不要女人对我发号施令。

接线员:先生,我敢肯定,设计制造这个导航系统和设计地图指令的都是男性工程师,您要这样想就好受多了。

顾客:没用,这招还是不灵。

纳斯解释道,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计算机指令采用女性声音,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的语音控制和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的自动问答机都采用了女性声音的缘故。他的理论是,一般来说,女性声音更有魅力——我们在娘胎里最先听到的是妈妈的声音。这恰恰表明,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多么根深蒂固且带有多么浓厚的情感色彩。

同一产品在人们心中可以唤起或引发出各种各样的情感,这已经够神奇的了。例如,有一项课题研究人们对家中的个人机器人助手的态度。受访者在与机器人居住一段时间后,研究者询问受访者对机器人的看法和感情,这些看法和感情因人而异,差异非常有趣。我们来看几个访谈片段:

A

我有时会跟它说说话。有时我真为这个没生命的物体感到难过。程序控制它说呀动呀,但它也只能做这些了。所以我有时会告诉它我要去哪儿,我在干什么,可我觉得它不懂我说什么(大笑)。第一章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 009

B

这东西真碍事……简直有点儿招人烦。我觉得它一点儿也不可爱,没什么情趣。因为它能谈的话题很有限,每天就那几样儿,没办法,它就装那几个话题。太无聊了。

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

用户对新技术和界面的熟练程度也是常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用户的需求与愿望,还有你为之效力的企业或组织的不同类型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纽约教书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行业,而在一般情况下我是接触不到这么多行业的。这也是我喜欢纽约胜于硅谷的理由之一。学生中有搞教育的,做时装的,做金融的,搞体育的,做视频游戏的,有电视界的,音乐界的,还有零售业的,更不用说搞多媒体的了。就职能而言,这些行业各有各的门道。公司不同,文化也不同,所服务的顾客也很不一样。毋庸置疑,各个行业的目标迥异。在《华尔街日报》工作时,我们制作应用软件的主要目标是方便读者获取资讯,需要速度快且信息量大。电子商务网站应用程序未来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多多点击“购买”。电视节目应用程序则希望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过程中发挥创造性,让观赏体验丰富多彩。

用户的需求和愿望因人而异,也会因所使用的应用程序或网址而发生变化。年轻一点儿的Facebook用户可能会对网上的广告心不快,而年长一点儿的用户可能对网上广告已经脱敏,别想向他们推销任何东西。同一用户的需求因使用不同网址而不同。同一美食用户,上Yelp网找的是未经删减的顾客对饭店的评价,而上Food Network时,她找的信息又会很不同,她希望在这个网上能与她喜欢的名人共度一段时光。

用户体验设计的关键是在用户需求和产品商业目标之间建立桥梁。商业目标与用户目标差距越大就越需要你下功夫满足两者的要求。这个桥梁可能是系统特色,或者是你写的文本,或者是你为产品设计的交互功能、转换动画,用户在跨越每座桥梁时的情感共同构成了系统的用户体验。

项目开始时,老板会告诉你待开发产品的商业目标,并给你一系列这一产品应该具有的特色和它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但是若要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创造最优体验,你需要仔细考量使用这种产品的用户情况。用户什么时候曾经使用过这类产品,他们通过什么渠道使用这个产品,他们又会经常在哪儿使用该产品,他们的目标又是什么。无论我是兼职为人免费做小项目,还是为媒体巨头做大项目,我都会带着同样的问题开始我的设计。

真正了解用户这些情况会改变设计产品的方式,原则上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但当我真开始做起体验设计来,我才发现做到这一点有多么难。我给大家举一些实例。

关于用户,你需要考量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是否居住在城市。教授移动用户体验课程时,我常会提及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应第一章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 011

用程序使用一个叫作“geofencing”的服务。这个服务通过GPS来被动地定位用户。这个应用程序叫“News.me”(已经没有了),它采用这个服务询问用户家的地点。用户离家时,这个应用程序就被激活,可以自动下载新的内容。对于纽约几百万早晨赶去上班、不得不等在地铁月台上没有手机服务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很了不起的体验。当他们不能在这个时间段更新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时,News.me则为他们下载新版本。

我要强调的是,对城市用户来说,这段不能联网的地铁里的等待时间很特别。那么,对于那些从不乘地铁的人来说难道这个特色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根本不是。无需等待就能下载更新软件会让所有用户受益。这正是了解用户价值所在:一个用户群的特殊场景和需求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引子,让你思考可以设计哪些具有普遍性的特色来吸引其他用户群。了解用户之间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设计某些具体特色来满足某些用户的需求。也许你在针对某个特定用户群设计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程序,如乐高爱好者或编织爱好者。你需要让你的产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特点,适合这类用户。但是如果你设计的产品用户基数较大,你需要弄清楚这些不同用户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我们在以后章节中还会讨论这个问题。

我在《华尔街日报》开发那款应用程序时,我们对不同种类的上班人群使用这个应用程序的方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对我们很有启发。那些乘公共汽车上班的人与网站的互动更多一些,他们会点击故事,下拉每个栏目,保存故事,与人分享故事,还会查看以往的用户留言。这类用户双手和双眼都闲着,所以方便进行这样的操作。而开车上班的人大多喜欢在上下班这段时间里听故事。这一特点启发了我们,我们开发任何新产品都需要加上音频服务,好方便这类用户使用。但这一发现还具有另外一层意义:它还能促使我们去更细致地调查每一类用户群都青睐哪些特色的应用程序。用户对哪些特色情有独钟,哪些特色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我们发现,无论是乘车上班的人还是开车上班的人,他们都喜欢早晨一睁眼就读到“新出”的报纸,两类用户都喜欢应用程序的这个特色。根据这个调查,我们对出版服务的网站建设的某些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虽然时间、财力投入都很大。

我为之设计体验的用户常令我吃惊。这常常发生在我刚刚根据道听途说的一件小事对他们的行为和类别做出一个假设的时候。我看到他们与一个网站或一个应用程序进行互动之后我才能真正地通过用户的眼睛去体验观察。但有时候为时已晚,因为产品已经变成了成品。这也是为什么利用用户体验中成熟的方法尽其所能去了解用户十分重要的原因了。

要想使设计优化,需要了解用户在与你的产品进行互动之前是什么状态,你需要了解他们究竟需要什么应用程序的什么特色。这样你会避免落入很多陷阱:你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开发一个没人需要的特色上,你也不会强迫用户使用他们尚不熟悉的新技术。这些教训都是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学来的。我曾经陷入了一个经典圈套:第一章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 013

我更看重自己在应用程序或在网站上能做什么,而没去调查究竟应用程序或网站的什么特色最适合我的用户。

不要违背用户的习惯

在做WSJ Live(《华尔街日报》视频软件操作系统)用户体验时,我花了很长时间制订计划,研究如何利用“拉动更新”功能,我很喜欢推特(Twitter)的这个功能。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华尔街日报》用户在这个应用程序里可以更轻松地观看短小的视频剪辑。除了老式切换视频(轻触向右的播放箭头)方法之外,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新特色,读者只要滑一下屏就可以观看下一个视频。我很得意我们加入了这个新功能,苹果那么成功不就是因为这个特色吗?我们若不用这种交互功能岂不是太懒了吗?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可令人感觉棘手的是,当时触摸交互对用户而言太新了,这意味着我必须要设计交互才能做到充分体验用户的感觉。

问题是人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会切换视频。我当时觉得我们若使用“拉动更新”这个功能就能避免这个问题,用户只要滑一下屏幕(一英寸左右长度)就可以了,这与不经意地滑几厘米还是截然不同的。另外,这个功能让我心动的地方是,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在网页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做这个动作。看视频一般都用全屏,用滑屏交互就更容易切换到下一个视频。用户不需要点击任何按钮就能播放视频啊!我当时还想,干吗还要用那个过时了的设置控制钮014 用户体验方法论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to USER EXPERIENCE DESIGN

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这个新的、成熟的技术——这个技术的鼻祖可是用户设计体验的大佬之一罗兰·布里切特呀!那是他专门为推特设计的。我们的视频都是横着的,所以我只需把它设计成左右滑屏就可以了,不需要像推特那样上下滑。

我感觉这个设计无懈可击。但有个问题我需要解释一下。由于WSJ Live的用户不熟悉这个功能,所以我们需要给用户设计个小贴士——在用户第一次打开这个应用程序的时候,指导他们如何使用这个新功能。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一个团队成员,她却说:“别把交互搞得那么复杂,错几次又有什么关系?”她认为用户会很快习惯新功能,我的设计有些多虑了。“没人在乎的!”

……

前言/序言

推荐序 怎样才算是好的用户体验

周鸿祎

这是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做大众消费品的人可能已经感觉到,今天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如果你的产品做得好,不久就会口口相传;如果你的产品做得烂,很快就会骂声一片。所有这一切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每个人的声音即使弱小,也总能被别人听到。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是否能够成功,用户体验越来越变成一个关键因素。用户买了你的产品,并非交易的终点。恰恰相反,当用户拿起你的产品,使用你的产品的时候,用户体验之旅才真正开始,而用户的体验之旅是否愉快,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口碑,影响到你的销售。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十多年,经历过很多失败和挫折,我越来越体会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方法论》这本书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第一,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

很多产品经理是技术人员出身,因为他懂技术,所以能更好地挑选技术方案。但我看到很多技术人员在做产品中犯的一个共同错误,太想把自己喜欢的技术展现给用户,把炫酷的技术概念介绍给用户,这就是忘了从用户角度出发。

在苹果都成了街机,电脑已经成了标配的今天,体验就变得更加重要。很多苹果用户都不知道苹果用了什么CPU(中央处理器),不知道手机是双核还是四核,只觉得用起来很爽。用户只看到谷歌简单的搜索框,却不关心背后是什么样的服务器模型,用了第几代搜索技术。很多技术人员做的产品,过于从自己出发,就犯了一个教育用户的错误。正如《用户体验方法论》中提到的,用户是不可教育的,用户的习惯是你需要观察适应的,我们不应该让产品成为教育用户的老师,我们应该通过交互让用户学习。

很多产品成功之后,会说当年我们多么高瞻远瞩,用户的交互多么漂亮,用户体验多么好,所以获得了成功。可能听了这种分享之后,很多产品经理会回去玩命地打造界面,调整颜色,最后产品还是不成功,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抓到用户本质的需求。所有,离开了用户需求的用户体验改进都是耍流氓。

第二,要超出用户预期,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

什么叫体验?超出用户预期的才叫体验。你做的产品跟别人的一样,不叫体验,很多人在抄袭别人产品的时候,经常说某公司做了什么功能,老板说照着做一个,但是想没想过,如果做的一样是没有机会的,如果用户用完后,仅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不会形成真正的体验。

拉斯维加斯有一家酒店,顾客退房结账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酒店会为顾客提供两瓶饮用水。退房的客人驾车去机场,中间要走40分钟荒漠,天气很热会口渴。这家酒店的回头率特别高。这两瓶水根本不值多少钱,但是超出了顾客的预期,让顾客感动。

360做了一个开机小助手,变成了一个流行的范式。小助手会告诉用户:恭喜你,你的工资超越了中国1%的人,所以本月你要继续努力;恭喜你,你的起床时间击败了宿舍其他三个同学,还有同学起床失败,正在重启。

只有超出用户的预期,才能形成体验。

第三,好的用户体验要能够让用户有所感知。

用户体验,过去理解为产品的外观和包装。错了,产品体验贯穿在用户使用产品的全过程,做得好就成为产品致胜的关键。很多人一上来就要谈企业战略,我非常不认同。企业战略绝不能在云端,所有的企业战略一定要具体到你的产品如何解决用户问题,如何让用户使用起来感到愉悦,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观。

举个例子,360做了一个小功能,虽然有人不喜欢,但是绝大多数用户感觉很好。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告诉用户电脑里状况不太好。通常情况下,用户的电脑不是1和0两种状态,不是要么没有问题,要么有病毒、有木马,而是有很多处于灰色状态。而且,我们发现中国用户从小受应试教育影响,虽然痛恨应试,但是我们都渴望得分,所以我们就给大家定了一个体检的分数,很多人一看体检分数很愤怒,怎么才得60分、70分,我要优化,一优化,我们就自动扫描解决很多问题。用户不能感知,但是你要创造感知。

同样,苹果里面很多动作,iPad翻屏的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匀速运动,是一个加速变速运动,到边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个反弹,为什么苹果会做得这么细致?我们做一个产品,360安全桌面,在个人电脑上试图模仿苹果的iPad的体验,我们第一版做的是一切换把画面切换回来,做完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我们找到一个专家,咨询后才发现,苹果里有一个加速的函数,有一个运动的模型,让它的体验可以被你感知。

第四,好的用户体验是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

所谓的创新就是从用户出发,从用户体验的细节出发,从很多细微之处出发,能够对用户体验做出持续的改进。

有一天,乔布斯给谷歌高管打电话,在苹果iOS有一个谷歌地图图标,放大若干倍之后,第三行一个像素颜色不对,他认为这影响了iOS的美观,这是对细节的一种坚持。很多用户体验往往会毁在细节上,也往往会成在细节上,为什么这么说?当你跟同行竞争的时候,大的功能方面大家不会差太多,其实用户感知的东西,往往是细节,这时候就需要你用设计师的敏感去感受这种细节的内容。

我经常拿这个方法去观察很多行业,结果一看不得了。商家觉得自己的产品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其实用户也许是不得不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也许你还意识不到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如果这些差强人意的细节能够得到改善,那么可能就会带来很好口碑传播。

一家很贵五星级酒店,上网居然不免费。又比如,飞机头等舱很贵,但餐饮却令人难以下咽。更可笑的是,这样的企业天天讲顾客第一、用心服务,但这样的细节都不能改善,谁还愿意去住这样的酒店,坐这样的航班?

一个细节的不足,就把下大力气花大成本在电视、报刊上投放的品牌广告给毁掉了。

其实我不懂餐饮,不懂航空,也不懂商务旅行,但是换位思考之后,我发现无论是虚拟服务,还是实体服务,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的细节,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不管什么行业,对每个商家来说,技术革命的影响是长期的,平等的。在技术条件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让用户感觉更愉悦、更有价值,这是打造品牌、建立口碑的一种有效方法。


规格参数

品牌 京东图书
品牌属地 中国
ISBN 9787508657462
著者 [美]卢克·米勒(Luke Miller)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印刷时间 2016-01-01
用纸 纯质纸
包装 精装
出版时间 2016-01-01
译者 王雪鸽,田士毅
语言 中文
版次 1

免责声明

产品价格、包装、规格等信息如有调整,恕不另行通知。我们尽量做到及时更新产品信息,但请以收到实物为准。使用产品前,请始终阅读产品随附的标签、警告及说明。

查看详情
加入收藏
{{ $isZh ? coupon.coupon_name_sub : coupon.coupon_ename_sub | formatCurrency }}
{{__("Buy Directly")}} {{ itemCurrency }}{{ item.directly_price }}
数量
{{ quantity }}
{{ instockMsg }}
{{ limitText }}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由 京东图书 销售
送至
{{ __("Ship to United States only") }}
满$69免运费
正品保证

已加入购物车

继续逛逛

为你推荐

{{ item.brand_name }}

{{ item.item_name }}

{{ item.currency }}{{ item.marke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优惠券

{{ coupon.coupon_name_new | formatCurrency }}
领取 已领取 已领完
{{ getCouponDescStr(coupon) }}
{{ coupon.use_time_desc }}
即将过期: {{ formatTime(coupon.use_end_time) }}

分享给好友

取消

亚米礼卡专享价

使用礼卡支付即可获得礼卡专享价

规则说明

礼卡专享价是部分商品拥有的特殊优惠价格;

购买礼卡专享价商品时,若在结算时使用电子礼卡抵扣支付,且礼卡余额足够支付订单中所有礼卡专享价商品的专享价总和,则可以启用礼卡专享价;

不使用礼卡支付,或礼卡余额不满足上一条所述要求时,将无法启用礼卡专享价,按照普通售价计算,但您仍然可以购买这些商品;

在购买礼卡专享价商品时,若余额不足,可以在购物车或结算页中点击“充值”按钮对礼卡进行购买和充值;

商品若拥有礼卡专享价,会显示“专享”的特殊价格标记;

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礼卡专享价相关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亚米所有。

由 亚米 销售

服务保障

Yami 满$49免运费
Yami 无忧退换
Yami 从美国发货

配送信息

  • 美国

    标准配送 $5.99(不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最终价满$49免运费

    本地配送$5.99(加州,纽约州,新泽西,麻省和宾夕法尼亚,以上州部分地区);最终价满$49免运费

    两日达(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运费$19.99起

退换政策

亚米网希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优秀的售后服务,让所有人都能放心在亚米购物。亚米自营商品在满足退换货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收到包裹的30天之内退换商品(食品因商品质量问题7天内可退换;为了确保每位客户都能获得安全和高质量的商品,对于美妆类产品,一经开封或使用即不提供退款或退货服务,质量问题除外;其他特殊商品需联系客服咨询)。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查看详情

由 亚米 销售

亚米电子礼品卡使用规则

若购买时选择自动充值,订单完成后礼卡将自动充值到您的账户中;

若购买时选择发送邮件,订单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发送卡号和密码到您填写的邮箱;

发送邮件时,任何用户均可使用邮件中的卡号密码进行礼卡充值,请妥善保管邮件信息。

如接收邮件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发送邮件时,若礼卡没有被兑换,可以补发邮件。若已经被其他用户兑换,则无法补偿;

亚米网电子礼卡可用于购买自营或第三方商品;

亚米网电子礼卡没有有效期限制,长期有效;

亚米网电子礼卡的金额,可分多次使用;

亚米网电子礼卡业务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亚米网所有。

退换政策

已消费的电子礼卡不支持退款。

京东图书 销售

服务保障

Yami 满$49免运费
Yami 最优售后
Yami 美国本土发货

配送信息

  • 美国

    标准配送 $5.99(不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最终价满$49免运费

    本地配送$5.99(加州,纽约州,新泽西,麻省和宾夕法尼亚,以上州部分地区);最终价满$49免运费

    两日达(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运费$19.99起

退换政策

提供30天内退还保障。产品需全新未使用原包装内,并附有购买凭据。产品质量问题、或错发漏发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误,将进行补发,或退款处理。其它原因需退货费用由客户自行承担。

由 京东图书 销售

服务保障

Yami 跨店满$69免运费
Yami 30天退换保障

亚米-中国集运仓

由亚米从中国精选并集合各大优秀店铺的商品至亚米中国整合中心,合并包裹后将一次合包跨国邮寄至您的地址。跨店铺包邮门槛低至$69。您将在多商家集合提供的广泛选品中选购商品,轻松享受跨店铺包邮后的低邮费。

退换政策

提供30天内退换保障。产品需在全新未使用的原包装内,并附有购买凭据。产品质量问题、错发、或漏发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误,将进行退款处理。其它原因造成的退换货邮费客户将需要自行承担。由于所有商品均长途跋涉,偶有简易外包压磨等但不涉及内部质量问题者,不予退换。

配送信息

亚米中国集运 Consolidated Shipping 运费$9.99(订单满$69 包邮)

下单后2个工作日中国商家发货,所有包裹抵达亚米中国整合中心(除特别情况及中国境内个别法定节假日外)会合并包裹后通过UPS发往美国。UPS从中国发货后到美国境内的平均时间为10个工作日左右,根据直发单号可随时跟踪查询。受疫情影响,目前物流可能延迟5天左右。包裹需要客人签收。如未签收,客人须承担包裹丢失风险。

由 京东图书 销售

服务保障

满$69免运费
正品保证

配送信息

Yami Consolidated Shipping 运费$9.99(订单满$69包邮)


下单后1-2个工作日内发货。 物流时效预计7-15个工作日。 如遇清关,交货时间将延长3-7天。 最终收货日期以邮政公司信息为准。

积分规则

不参加任何折扣活动以及亚米会员积分制度。

退换政策

提供30天内退还保障。产品需全新未使用原包装内,并附有购买凭据。产品质量问题、或错发漏发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误,将进行补发,或退款处理。其它原因需退货费用由客户自行承担。

Yami

下载亚米应用

返回顶部

为你推荐

品牌故事

京东图书

为您推荐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评论{{'('+ commentList.posts_count + ')'}}

分享你的感受,帮助更多用户做出选择。

写评论
{{ totalRating }} 写评论
  • {{i}}星

    {{i}}星

    {{ parseInt(commentRatingList[i]) }}%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收起

{{ strLimit(comment,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已购买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收起

{{ strLimit(comment,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已购买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暂无符合条件的评论

评论详情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commentDetails) }}收起

{{ strLimit(commentDetails,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Details.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Details.in_dtm) }} 已购买 {{groupData}}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reply_count }} {{commentDetails.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请输入内容

回复{{'(' + replyList.length + ')'}}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reply) }}收起

{{ strLimit(reply,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reply.reply_content }}

{{ formatTime(reply.reply_in_dtm)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reply_count }} {{reply.reply_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请输入内容

取消

End

发表评论
商品评分

请输入评论

  • 一个好的昵称,会让你的评论更受欢迎!
  • 修改了这里的昵称,个人资料中的昵称也将被修改。
感谢你的评论
你的好评可以帮助我们的社区发现更好的亚洲商品。

举报

取消

确认删除该评论吗?

取消

历史浏览

品牌故事

京东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