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之一就是从旧事物中开创新事物,例如启动新的生产线,提供新型的服务,或者进军新的海外市场。这不但是令人愉悦的,而且是企业成长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当然,另外还有一条增长的捷径,那就是通过兼并收购,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将谈谈公司自身如何成长壮大。
其实,由于某种原因,要真正让一家老牌企业开创新事业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
因为这要求经理人不按照他们完美而合理的直觉办事。
例如,很少有公司的经理人有那么冲动的愿望,肯把自己最好的手下送到半个地球之外,去创办一家新工厂;或者把大笔的研究资金投入一项冒险的新技术中;他们也往往不愿意给予国内外的新项目足够的自主权。
但是要让一个新项目有更大的成功机会,你就必须给它一定的自由度,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比通常情况下更持久和更大声地为它鼓劲。
管理一条产值为5万美元的新生产线的第一年,要比管理个销售额为 5亿美元的企业的第20年更为困难,而走向世界市场更是充满挑战。新企业与新的海外项目一样,没有现成的顾客和规则,没有如何通向赢利的指南手册,所以应该特别对待。
但人们通常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多年以来,我看到过无数新业务在GE兴起,许多后来扩展到国际市场。退休之后,我还担任了几家公司的成长顾问,而在那些讨论会上,我也总是听到人们描述创办新项目时遭遇的种种困难。
总结起来,那些公司在启动新业务时有三个常见的错误。
◎首先,他们没有给新项目足够的投资,特别是对于业务第一线的人员。
◎其次,他们对新项目的前景和重要性宣传得太少。事实上,很多人不但没有为新项目的潜力欢呼,反而保持秘而不宣的态度。
◎最后,他们限制了新项目的自主权。
所有这些错误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开办任何一项新业务,不管是新的 IP电话设备,还是在印度设立呼叫中心,都是场赌博。而大多数人在本性上都是回避赌博的,即使在他们参与打赌的时候。有讽刺意味的是,回避的态度将注定新业务失败的命运。在推动一项新业务的时候,你必须鼓励它——“想赢怕输”的心理永远是不对的。
这里有三条原则,能让有机增长获得赢的结局。毋庸置疑,它们正是针对以上错误行为的药方。
原则1首先做大笔投入,把最好、最有进取心、最有活力的人放到新业务的领导岗位上。
许多公司往往根据新项目开始时的收入和利润来决定投入的多少,客气点说,这是很短视的。对新项目的研发和营销的投入应该足够大,就仿佛它即将成为大赢家一样。在选拔人才时也应该抱着同样的心态。
谈到人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的习惯是把最不必要的人派去发展新业务:那些子女已经长大,正打算在退休前两年寻求点生活变化的制造部门的老员工往往被送到国外去,负责新工厂的创建;一位为人不错但缺乏激情的经理,从原来按部就班的业务岗位调过来,负责新产品的开发。
事实上,新项目的领导必须有点“车库创业家”的精神,他们应该具备所有
4个“E”,以及许多的“P”。
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资源有限、人员配备一般的新业务肯定长不大。
我能想到两个例子,都是由于GE公司对资源和人事的投资不够,差点扼杀了新项目。
第一个是PET项目,它是一种检测癌症的成像技术。1990年,在我们庞大的医疗业务中,这种设备的销售额大约是1 0 0 0万美元。
第二个是我们在1992年开发的小型喷气式飞机引擎业务,当时的销售额为5 000万美元,但与我们在大型商业引擎业务上的数十亿美元规模相比,几乎微不足道。
因此,PET和小型引擎项目都没有得到本部门和总部足够的时间、关注和资金投入,而逐渐陷入萎缩。小型引擎业务还算有点儿运气,它有一位名叫丹尼斯·威廉斯的副总裁做后台,此人坚信这个业务的前景,并一直在支持它的发展。而PET技术的命运就悲惨多了,直到我们打算卖掉它的时候,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可还是没有人愿意买。
是市场环境的变化最终让我们找到了感觉,GE重新开始对这两项新业务大力投资。今天,它们都取得了优异的表现。PET的年销售额达到了4亿美元,而小型引擎也从短途航空业务的增长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年销售额达到14亿美元,成为GE商业引擎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另外,通过在中国的业务,我们大大改善了自己的资源配置。
20世纪90年代早期,GE在亚洲的主要业务对象还是日本,在那里的销售额大约是20亿美元。但我们知道,亚洲要比日本大得多,必须去中国。
于是,我们挑选了一位最好的经理人,让他去负责,他就是吉姆·麦克纳尼,我在上一章提到过的新预算制度的积极推进者。
当时,吉姆是GE位于康涅狄格州普莱恩维尔镇销售额达40亿美元的工业系统部门的CEO,他在各个方面都是出色的选手。他管辖着我们的主流业务之一,有25 000名下属,还有舒适的办公室和精心训练、一手提拔起来的团队。公司里的好多人都相信,他在GE有光明的前景,至少在下一阶段会成为集团的副董事长。
然而,我们派他去了香港,只有一名助理、几个下属。
这个任命的影响立竿见影。吉姆成了典型,看到总部提高了砝码,把明星人物送到中国市场之后,我们所有的部门也都如法炮制。
吉姆和他的部门所开发的中国业务早已实现了4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他也到3M公司担任了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