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宿命
人体的生命周期
● 男子生命历程
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生长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
十六岁: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了。
二十四岁: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这时牙齿已经长全。
三十二岁:这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丰满健壮。
四十岁:肾气衰退,头发与牙齿都开始脱落。
四十八岁:人体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逐渐花白。
五十六岁: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身体抵抗力下降。
六十四岁: 天癸枯竭,精气不再充盈,肾脏开始慢慢衰弱,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人这时已不能生育子女了。
● 女子生命历程
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生长开始茂盛。
十四岁: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
二十一岁:肾气充满,真牙生出,这时牙齿就长全了。
二十八岁: 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
三十五岁: 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有脱落的现象。
四十二岁: 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此时头发开始由黑变白。
四十九岁: 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弱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形体渐渐衰老,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生命的考验
人体老化的过程
● 衰老探索
衰老是死亡的前奏。人类要想实现长寿,“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必须对衰老之谜进行全面、深刻、认真的探索,找出衰老的根本原因。
尽管人们都不想衰老,但衰老是生命的一种现象,是生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的生命不能永世长存,一切生物个体都会逐渐老化、衰老直到死亡。我们每个人迟早是要衰老的,尽管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但事实上每个人衰老的早晚有很大不同,正如《内经》里所说的,有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而有的人却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原因究竟何在呢?其实衰老会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一种是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结局,病理性衰老则可结合防病加以控制。病理性衰老,有人称之为早衰,也就是生命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疾病,从外部侵袭引起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提前出现身体脏器的退行性改变,生命在其途中发生夭折。
因人而异的结果
早衰
● 早衰
人体的衰老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不但不同的人衰老开始的年龄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各个器官结构和功能退化的年龄也不一致。衰老有两种: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这里所说的病理性衰老,则是人们所称的早衰了。其实早衰的原因在于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又不知调养所致。
● 常见的早衰原因
(1)七情太过。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里的“白了头”,就是《内经》所说七情中的忧伤对人体刺激后所引起的衰老征象。如果长期受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促进早衰的来临。
(2)疾病损伤。疾病可加速衰老,缩短寿命,促使早亡。原因是患病后,可加重阴阳平衡失调,加重气血精神脏腑的亏损,甚至导致气散精竭神去,阴阳离决而死亡。可见,疾病也是导致早衰的原因之一。
(3)饮食不节。科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并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大脑早衰的主要物质。
(4)劳伤过度。劳伤,也就是指过度劳累引起疾病,形体过度劳倦便伤及人体的正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若把妄作妄为当做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50岁就已显得很衰老了。所谓妄作妄为,是指错误的生活方式,如劳伤过度等。
安命
补气、养血、辅阴
● 补气养血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与血,其实是异名同类。但气是为主,血为辅;气是为重,血为轻。如果要补气养血的话,应该是补气在先,而养血在后。我们说人的生死是由气来决定的,那是因为气存在于万物的任何角落,它无所不在且无所不生,所以气有不调,则无所不病。因此《内经》认为治病以气为首务。而血是循行于脉内,是人体发挥营养作用的前提和条件。血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全身各部(内脏、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而发挥功能的。比如鼻能嗅,眼能视,耳能听,喉能发音,手能取物等都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完成的。冬季严寒,是最容易伤动阳气,致使气亏血滞,血液循环不佳的。这是由于寒邪太甚,逼使体内阳气上逆,导致人体内气血亏滞。因此,必须要补气养血,使气畅血和,方可以抗御严寒的侵入。
● 养阴先要藏阳
前面章节我们也提到了阴阳是互根互补的,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阴气一般多生于秋冬之季,所以说到养阴秋冬季是最好的时节。然而,要养阴首先是要“藏阳”。那“藏阳”又是指什么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以一天为例来说明,白天的时候,阳气支持着人们的一切活动,走路、看书学习、工作等,所有这一切都是阳气来支持的。到了晚上,人觉得困了,想睡觉,在睡觉这个过程中,阳气收敛,就是“藏阳”也可以说睡觉就是“藏阳”的过程,这时的身体也是需要阳气的,白天的时候阳气大部分用于身体的活动,晚上睡觉的时候,阳气大部分用于滋养身体器官,这就是“藏阳”的过程。具体到某个脏器更好理解,比如脾(胃),白天阳气主要用于脾(胃)的消化食物的功能,而晚上阳气主要用于滋养脾(胃)这个器官。所以说要养生就要懂得养阴,而养阴又首先要“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