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erTotalView > 1 ? __("sellers",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__("seller",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numTotalView > 1 ? __("items", {number: numTotalView}) : __("item", {number: numTotalView}) }}
free FREE

Change Your Zip Code

Inventory information and delivery speeds may vary for different locations.

Location History

{{email ? __('Got it!') : __('Restock Alert')}}

We will notify you by email when the item back in stock.

Cancel
Yami

Jingdong book

软件需求(第3版)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软件需求(第3版)

{{__(":people-members", {'people': item.limit_people_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 itemDiscount }}
Ends in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Discount }}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itemDis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Sale ends in
Sale will starts after Sale ends in
{{ getSeckillDesc(item.seckill_data) }}
{{ __( "Pay with Gift Card to get sale price: :itemCurrency:price", { 'itemCurrency' : itemCurrency, 'price' : (item.giftcard_price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0.00') } )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Details
Best before

Currently unavailable.

We don't know when or if this item will be back in stock.

Unavailable in your area.
Sold Out

Details

Full product details
Editer Recommend

STC(美国技术通信学会)卓越奖获得者,国际业务分析师协会CBA兼执行VP推*。

敏捷开发和大数据时代的软件需求百科*书!

一流业务分析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创业CEO,商业顾问/咨询的工具和参考书。

特色:

这本经典名著经过需求领域两大领军人物的联袂打造,得以*面升级和扩展,包含更多、更新的主题、实例和洞见。通过本书介绍的需求工程实践、工具和技术,读者可以提升需求引导、捕获、开发、管理和分析能力,并把这些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技巧运用到工作当中,在尽可能减少成本、增强维护性和避免返工的同时,交付定位更准确、质量更优良的软件产品/服务。

特色主题:

准确锁定关键的利益干系人并与他们展开合作

聚焦于业务目标,对需求进行引导和分析

需求的文档、优先级排定、验证和重用

原型和创建需求的可视化模型

管理变更申请、范围蔓延和需求风险

理解和明确指定客户质量需求

针对数据需求和报表类需求提供指导

第3版特色:

包含*新的实例、实践与技术,体现需求领域的新进展

凝聚需求领域两大领军人物多年的心血,素材来自培训课程、演讲和工作坊,有实操性

循序渐进,阐述如何将有效需求实践应用于敏捷项目和其他各种特殊项目,比如业务流程自动化、软件包方案、外包、增强型、替换型和嵌入式系统等项目

重点聚焦于业务分析师的角色和成功业务分析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适合业务分析师、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和其他软件项目干系人阅读和参考

Content Description

作为经典的软件需求工程畅销书,经由需求社区两大知名领袖结对*面修订和更新,覆盖新的主题、实例和指南,*方位讨论软件项目所涉及的所有需求开发和管理活动,介绍当下的所有实践。书中描述实用性强的、高效的、经过实际检验的端到端需求工程管理技术,通过丰富的实例来演示如何利用实践来减少订单变更,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开发成本。书中的用例、业务规则和商业工具*面修订以体现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本书尤其适合具备一定软件开发过程经验的业务分析师、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和其他软件项目涉众。

Author Description

作者简介:

Karl Wiegers(卡尔·魏格斯)博士,*球公认的软件需求工程、过程改进和软件质量专家,享有盛誉的技术作家,他发表很多文章,他的经典著作《软件需求》系列版本对需求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Karl在伊利诺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除了计算机,他的爱好还包括品酒、弹吉他、写歌录歌和参与公益活动。


Joy Beatty(乔伊·贝蒂),软件需求社区的领袖,曾经协助财富500强中很多企业建立卓越业务分析中心。

Joy是IIBA《BABOK指南》的主要贡献者,CBAP(认证业务分析师)。她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表达能力,培训过几千名业务分析师,曾经发表很多文章和演讲。她还是《软件需求与可视化模型》的作者之一。

Joy毕业于普渡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双学士学位。业余时间,她喜欢划船、游泳和野炊。


译者简介:

李忠利,精一天使公社CEO,CODEX中国创新委员会联合发起人。他拥有14年TMT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用友、SYNNEX和百度等知名企业,历任技术管理、总经理助理和精益教练等工作。他擅长互联网创新业务/产品的孵化和指导,打造企业内部创新模式。曾亲自推动某外企400人规模的研发模式整体转型。作为布道者,在国内某知名ERP企业*创研发模式创新和带领敏捷教练团队成功使用创新方法来推动软件产品线的效率改进。代表译著有《管理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 《敏捷武士》和《Scrum敏捷产品管理》。


李淳,gilean咨询顾问,敏捷和精益倡导者、实践者。通过的认证有Lean Kanban Advanced Practitioner、Certified Scrum Master、Certified Scrum Product Owner、PMP等。先后供职于用友和易车等公司,担任过程序员、研发经理、架构师和产品经理。

自2011年至今,致力于在传统项目管理方式中推广敏捷理念、精益创业方法和看板方法,先后在项目研发和需求沟通过程中尝试引入敏捷和精益的价值观和开发实践,在缩短产品交付周期的同时项目质量,还增进了团队内、不同团队间、团队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成效,在*短的时间内使客户刮目相看,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霍金健,百度资深交付经理与敏捷教练,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敏捷实施、持续集成和配置管理的实战经验。目前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创新产品管理和敏捷项目管理能力提升。2014年初加入百度,负责公司战略产品的敏捷改进和产品交付工作,通过运营和度量驱动的方式,结合业务目标和团队特点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多次受邀在敏捷中国、Scrum Gathering和敏捷之旅等专业大会分享企业研发实践心得。代表译著有《看板实战》。


孔晨辉,赛门铁克中国研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主要从事软件项目跟踪与管理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国家软件水平资格认证的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PMBar项目管理社区成员。

Comments

专家推*:

“业务分析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第3版尤其体现了这一专业领域过去十年的进展和新趋势。”

——Kevin Brennan, IIBA(国际业务分析师协会)*席业务分析师兼执行副总裁

“软件需求的百科*书。”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名誉副会长

好书热评

《软件需求(第3版)》是目前非常有用的需求指南。两位作者Wiegers和Beatty覆盖了目前业务分析师应该知道的实践*景。无论是需求规范的老手,还是刚开始做项目的新手,都可以将本书作为桌边案头的必备参考书。

——Gary K. Evans,Evanetics公司敏捷教练和用例专家

.

这简直就是三连冠,Karl Wiegers和Joy Beatty携第3版再创佳绩。从1999年第1版起,《软件需求》提供的指南就已经成为我在需求咨询工作中的实践基础。我要向新手和有经验的从业人员鼎力推*此书。

——Roxanne Miller,Requirements Quest总裁

需求方面很好的书,又更上了一层楼!在第3版中,新主题的范围延展到覆盖整个项目场景。在敏捷环境中使用需求很有意义,因为所有相关人员都要了解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用途,并且敏捷开发人员现在也是受众,必须好好掌握书中的内容。

——Stephen Withall,《软件需求模式》作者

《软件需求(第3版)》终于问世,长久的等待是值得的。这是一本完整的实践指南,读者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对工作有用的实践。我特别喜欢书中包含的例子和很多实操方案,可以方便地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实践它们。

——Christof Ebert博士,Vector Consulting Services管理总监

Karl和Joy升级了软件需求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对上一版择其优并加以改进。这一版保留了此前版本中所有业内人员必备的参考,还扩展到足以应对当今复杂商业和技术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不论什么技术、业务领域、方法论或项目类型,都可以借助本书向客户交付更好的成果。

——Shane Hastie,Software Education*席知识工程师

Karl Wiegers和Joy的这本有关需求的新书对前一版进行了精彩的补充。大型软件应用的需求是本世纪难以解读的业务话题之一。此书有助于解读这一粗略的主题。

——T. Capers Jones,Namcook Analytics公司副总裁兼CTO

简单地说,对于每个参与定义和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的人(这本书既是必读之书,又是一本重要的参考。在今天的现代软件开发世界中,太多人认为需求实践是用于“无障碍”敏捷的。Karl和Joy对渐进管理需求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阐述了如何采用日新月异的方法实现软件交付。

——Mark Kulak,Borland公司软件开发总监

我看到Karl Wiegers和Joy Beatty*面更新了这本有关软件需求的书。我特别喜欢其中如何在敏捷项目中使用高效需求实践的新话题,因为近日来,我们这方面的咨询服务越来越多。这些在不同需求实践中的实践指南和真实案例是无价之宝。

——Doreen Evans,Robbins Gioia公司需求和业务分析实践管理总监

作为Karl经典好书《软件需求》的早期用户,我对新版早就迫不及待,望穿秋水了,而且它绝对没有让我失望。多年以来,从大型的、新型的零起点项目,到采用现成的商业现货方案和快速发布敏捷实践,IT开发的重点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第3版中,Karl和Joy探讨了这些新开发方法在需求过程中的内涵,还给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不是基于教条的,而是从他们在需求领域广泛而深入的经历提炼出来的有效实践。

——Howard Podeswa,Noble公司CEO,《业务分析师手册》作者

如果要找一本实践指南来了解什么是软件需求、如何创建需求以及如何使用需求,《软件需求(第3版)》是不二之选。这本书的内容有用、易懂,可以带你完整了解如何应对需求相关的一般场景。结合许多故事、案例研究、趣闻轶事和实例,这本书读起来引人入胜。

——Laura Brandenburg,CBAP(认证业务分析师),Bridging the Gap站长

怎样才能使好需求容易理解?在添加内容时,可以像Karl和Joy所做的那样,确立*面的产品愿景,处理敏捷方面的问题,尽可能重用需求,处理软件包和外包项目,确定具体用户类别。可以由表及里查看需求,解决流程和风险的问题,而不只是确定功能。

——Donald J. Reifer,Reifer Consultants公司总裁

本书新版随业务的发展与时俱进,既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

行了深化,又让分析师真切了解到如何应对敏捷开发的大潮,如何使用特性进行范围控制,如何提升需求收集技术,如何开展建模。Wiegers和Beatty联袂打造的这本书是专业人士的必读经典。

——Keith Ellis,Enfocus Solutions公司总裁兼CEO,《业务分析标杆》作者



《软件需求》读后感系列之一-无题乱弹


作者:淡淡如菊

好几年前,当我转型成为一名业务分析师时,我苦恼于自己并不十分懂得这个职位究竟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要怎么做好。所以我在网络上搜寻所有可以买得到的相关书籍,以求获得一些指导,其中也包括《软件需求》(第2版)。在那个时候,这本著作系统的知识点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尽量从似懂非懂到有样学样,在实践中去思考如何改进,然后再次去实践。不仅仅是*初阅读的时光,后续这几年的工作过程中,当我遇到一些需求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我也会重新打开这本书,翻阅相关的章节,以求回到*初的状态,去理解本源,并再次出发去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次拿到新鲜出炉的第三版,我的感受是,第三版很好地保留了之前的精髓,并在其基础上补充了很多关于敏捷开发流程的观点。这次也有非常强大的翻译团队,阅读的感觉更流畅,这是一本非常适合软件开发领域的从业人员阅读的书籍,尤其是对需求分析感兴趣的朋友。我的个人观点是业务分析师都应该拥有一本以备随时参考。


这次十多位朋友一起读这本书,大家在微信上展开了很多讨论,也激发了我的灵感,所以想提笔写一写打动我的一些章节。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写一个系列,但我今天打算从业务分析师的培养说起,呼应本书第四章的内容。


书中提到业务分析师的培养可以是前用户,前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前(或兼职)项目经理,主题专家或者菜鸟(新人)。不管哪一种角色,转型成为业务分析师,都会有各自的优势或者劣质,如果能发挥优势,改进薄弱环节,那么在成为一名成功的业务分析师的道路上就有了好的开始。现在我也有带领一个业务分析师团队,我们的团队成员有前开发人员,前测试人员,也有新人。我本人也是半路出家,是一名软件开发程序员转型过来的。我的理解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每个角色都要或多或少具备软件需求分析的功能,而其中的业务分析师当然是*应该具备这个技能的工作。那么除了文中提到的不同的人员转型到这个工作的优势劣势以外,我就随便谈几点的想法吧:

为用户画像的潜意识

需求分析的工作离不开和用户沟通,我们常常会说需求获取,但和用户沟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方向从用户获取需求的过程。不同的业务分析师去和同一个用户聊,也许会得到完*不一样的需求。我还在做程序员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团队没有BA这个角色,所以老板派我去用户现场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那会完*是菜鸟出场,也没有需求获取的技巧和技术可言。当我去到现场,接待我的是一位热情的前辈,因为对方很配合,所以进展还不错,然后有一天我决定在工作之余约她出去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很放松,她跟我聊了很多,她从哪里来,为何选择了我们公司,她对工作的看法和期许,她每天花很多时间在上班路上的困扰,甚至还有她的宠物。饭局后,我还在现场呆了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工作进展的更加顺利了,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但很显然彼此的信任增加了。后来,当我们开始去设计这个系统的时候,我会常常想到她,想象如果是她在用这个系统,她的反应会是怎样,她会觉得好用吗,她会困扰吗?当年的我并不明白,这个和用户沟通的过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为用户画像的过程,除了明白她的工作,我们更应该去了解用户真实的面目,不是要刨根问底,但你要理解她自身的一些和系统有关的状况。比如她的教育背景,她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她对工作的成就感在哪里,如果系统能帮到她,她的幸福感在哪里。如果你在和用户沟通的过程中, 会为了这样的发现而喜悦,那么我想你会适合往业务分析师这个方向发展的。

解决需求问题的成就感

我的*一份工作是软件工程师,当年有幸进入了一家提供电信行业解决方案的知名公司。加入公司一个月后,因为前辈们纷纷被挖角,我们几个菜鸟被迫上了*一线。当时摆在我们眼前的项目,就是某通信公司引入了*新制式的交换机,话单的采集和分拣程序需求需要重新梳理并参与测试评比。当时的新交换机厂商是北电网络,他们在国内的工程师只负责设备调试,对于系统的软件问题只能帮忙联系加拿大的工程师进行中间协调。我们能拿到的所有的文档都是英文的,内部更是充斥着大量的通信术语,语言的障碍以及对这个领域的不熟悉,是否能如期完成需求梳理,当时的我们觉得任务艰巨。为了尽快搞定这个需求工作,我一页页翻看这份文档,不懂的字句求助Google,不能理解的设计用邮件求助外国工程师,*后总算理出了话单生成的机制,采集的要求,以及话单的构成,并整理出详细的数据字典。后续的故事就是,我们一帮菜鸟基于自己的需求理解,开发完成了话单采集及分拣程序,我们的程序在各大厂商对新交换机处理能力的测评中,获得了处理速度快、准确度高的评价,荣登三甲。所以说,需求分析的工作,程序员也可以做好的。如果你是一位对于需求分析工作特别有兴趣的程序员,如果你也确实觉得这样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成就感,那么不如适当的往这个方向历练一下吧。你可以选择转型,也可以只是将其作为自己成为项目经理必备的技能。我的理解是,不会分析需求的程序员不是好的项目经理。

所谓菜鸟

有谁不是从菜鸟开始的呢?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成为一名业务分析师是进入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优点在于他或者她对需求流程的工作原理几乎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概念。毕业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工作职责,开发流程,理解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了解用户,掌握基本的业务知识,懂得如何有效的获取需求。我们无法奢求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孩子,既懂得需求分析的知识,又掌握了实际的技巧。菜鸟要做的是,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快速学习,快速成长。成为一名业务分析师所基本的知识,本书能给你*好的解答。至于技能吗,要在实践中掌握,希望本学习小组的各位能多点分享这部分啦。但**重要的,是菜鸟的心,可以是决心,信心,恒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6437a10783d?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Catalogue

简明目录

第Ⅰ部分软件需求的3W(什么、为什么和谁)

第1章软件需求的本质3

第2章从客户角度审视需求22

第3章需求工程优秀实践38

第4章业务分析师53

第Ⅱ部分需求开发

第5章建立业务需求67

第6章倾听用户的心声89

第7章需求获取105

第8章理解用户需求127

第9章照章办事147

第10章记录需求160

第11章写出优秀的需求178

第12章一图胜千言196

第13章具体指定数据需求218

第14章功能需求以外233

第15章通过原型来减少风险264

第16章要事优先:设定需求优先级279

第17章确认需求293

第18章需求的重用312

第19章需求开发之外325

第Ⅲ部分具体项目类别的需求

第20章敏捷项目341

第21章改进型和替换型项目349

第22章软件包方案项目359

第23章外包项目367

第24章业务过程自动化项目372

第25章业务分析项目378

第26章嵌入式和其他实时系统项目388

第Ⅳ部分需求管理

第27章需求管理实践403

第28章需求变更415

第29章需求链中的链接432

第30章需求工程工具442

第Ⅴ部分需求工程的实施

第31章改进需求过程455

第32章软件需求和风险管理472

尾声483

附录A当前需求实践自评485

附录B需求问题问诊指南491

附录C范例需求文档507

词汇表525

参考文献533

作者简介547

Book Abstract

第1章

软件需求的本质

“喂,Phil吗?我是人事部的Maria。我们在使用你开发的人事系统时遇到一个问题。有位职员刚刚把她的名字改成Sparkle Starlight,但我们无法在系统中改。你能帮个忙吗?”

“那么她是结婚了,随老公姓Starlight?”

“没有,她没结婚,只是改名字了,”Maria回答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好像我们只能在某人婚姻状况发生变化时才能在系统中改名。”

“好吧,是,我从来没想过有人可能会改自己的名字。当初我们在讨论系统的时候,你可没告诉过我有这种可能性。” Phil答道。

“我以为你知道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合法更改名字呢,”Maria回应道,“我们得在星期五之前解决这个问题,否则Sparkle就领不到工资了。你可以在此之前修复这个bug吗?”

“这不是什么bug,好吗?!” Phil反驳道,“我从没想过你们需要这项功能。我现在正忙着做一个新的绩效评估系统。你所说的问题我只能在月底修复,但周五之前肯定不行,抱歉。下次如果再有类似情况,请早点告诉我,并请提供书面材料。”

“那我怎么和Sparkle说呢?”Maria追问道,“如果她领不到工资,会很难过的。”

“嗨,Maria,这不是我的错,”Phil抗议道,“如果当初你早提醒我你需要能够随时更改某人的姓名,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你不能因为我没猜透你的想法就怪我。”

Maria怒了,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厉声说:“是,你说的都对!好吧,这种破事儿让我对电脑简直是恨之入骨。问题解决好了,就马上打电话告诉我,可以吗?”

如果你是以上对话中的客户一方,就会明白无法使用软件系统来完成一项基本任务多么令人沮丧。你会痛恨自己得求着开发人员,因为关键变更请求最终掌握在他们手中。另一方面,开发人员也很沮丧,因为他们只有在系统开发完成之后才会明白用户期待有哪些基本功能。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更恼火的是,得中断手头的项目去修正以前已经完成的系统(因事先未被明确告知而疏忽的需求)。

软件中的很多问题大多数来源于人们了解、记录、协商和修改产品需求的方法不当。就Phil和Maria这个例子而言,问题就包括:信息收集不正规;功能隐晦;对假设功能有理解上的分歧;需求指定不明确以及变更过程不正规。很多研究表明,软件产品中发现的缺陷有40%~50%是在需求阶段埋下的“祸根”(Davis 2005)。在具体说明客户需求和管理客户需求过程中用户输入不足和有误,是造成项目失败的罪魁祸首。尽管证据确凿,但很多组织仍然在实行这些没有什么成效的需求方法。

在软件项目中,所有干系人的利益交接点主要集中在需求方面。(更多干系人方面的内容,参见第2章)这些干系人包括客户、用户、业务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等。如果处理得当,这种交接既可以让客户满意,又能鼓舞开发人员。若处理不当,则会引发误解和摩擦,最终降低产品质量和业务价值。正是由于需求是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所有干系人都应该致力于需求实践活动,这是打造一流产品的前提。

但开发和管理需求确实很难!既没什么捷径,也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另外,很多组织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要找到一种能适应不同情景但又有共性的技术。本书后面将讲到很多这样的实践。这些实践假定你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系统。但是,它们中的多数也可用于改进、替换以及重构项目(详见第21章),还可以用于融合商业现成品的(COTS)打包解决方案项目(详见第22章)。即使项目团队遵循敏捷开发过程渐进式构建产品增量,团队也要理解每一个增量所涉及的需求(详见第20章)。

本章将帮助你:

* 理解软件需求领域所用的一些关键术语;

* 区分产品需求和项目需求;

* 区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

* 警惕可能出现的与需求相关的一些问题。

给自己的需求把把脉

要想对组织中现有的需求实践做一次快速体检,就对比下列问题,看看有多少条出现于你最近的项目中。如果其中有三四条以上与你的经历相符,那么本书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 从来没有清晰制定过项目的业务目标、愿景和范围。

* 客户太忙,没有时间与分析师或开发人员共同处理需求。

* 团队无法与用户代表直接互动,不理解他们的具体需要。

* 客户认为所有的需求都很关键,因此没有对需求排定优先级。

* 开发人员在写代码时遇到了模棱两可或者遗漏的信息,所以只能靠猜。

* 开发人员与干系人沟通的重点集中于用户界面展示或者特性,并没有关注用户要使用软件完成的具体任务。

* 需求从来没得到过客户的认可。

* 客户认可了某个发布或者迭代的需求,但事后又不断更改。

* 不断接受客户的需求变更请求,项目范围随之扩大,由于没有增加资源或者删减功能,进度最后完全被打乱。

* 有人提出了变更请求,但被忽略,没人知道特定变更请求的具体状态。

* 客户提出特定的功能要求,而且开发人员也建好了,但就是没有人用过。

* 在项目接近尾声时,虽然满足规范说明,却不满足客户或业务的目标。

软件需求的定义

人们在讨论需求时,开始经常会遇到专业术语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样东西,例如:用户需求、软件需求、业务需求、功能需求、系统需求、产品需求、项目需求、用户故事、特性或者约束条件。人们又赋予了不同的需求交付物多种称谓。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客户所定义的需求听起来更像是一种高级产品概念。对于用户来说,开发人员所说的需求理念可能听起来更像一种具体的用户界面设计。这种理解上的偏差让人困惑,令人沮丧。

关于“需求”的一些解释

即使计算机编程技术已经有很多年头,软件从业者仍然在激辩“需求”的准确定义。我们不想在本书中继续这种争论,只想从实用定义的角度简单表述一下。

顾问布莱恩·劳伦斯(Brian Lawrence)认为,需求是“任何能够驱动设计做出选择的东西。”这种口语化定义不错,因为很多信息都印证了他的说法。毕竟,开发需求的目的就是要做出合适的设计选项,最终满足客户需要。另外一种定义认为需求是产品所必备之属性,目的是向干系人提供价值。这也没错,但不太准确。我们比较倾向于Ian Sommerville and Pete Sawyer (1997)所提出的观点:

需求是对我们应当执行的任务的规范说明。它描述系统的行为特性或属性,可以是一种对系统开发进程的约束。

这个定义认为“需求”是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的统称。需求涵盖来自客户视角的外部系统行为以及来自开发人员视角的一些内部特征。它们包含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和属性,使目标用户觉得系统易于甚至乐于上手。

字典中的“需求”

字典对“需求”的解释为:“被命令或者强制性的东西;需要或者必要。”这与软件界所使用的“需求”不是一个含义。人们有时会怀疑是否有必要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因为有的低优先级需求可能永远不会被实现。人们认为如果对某些东西的需求不是太强烈,就说明它们不是需求。可能是这样,但我们管这类信息叫什么?如果将当前项目中的需求推迟到未来某个不确定的发布之中,它还是需求吗?当然是。

软件需求包含一个时间维度。它们可能是描述目前系统性能的现在时。或者它们可能是近期(高优先级)、中期(中等优先级)或者想象中(低优先级)的未来。甚至可能是过去时,也就是那些曾经被人指定但后来又被舍弃的需要。我们没必要浪费时间争论某个东西是否是需求,即使知道自己会为了某个合理的业务原因而永远不执行它。需求就是需求。

需求的层次和种类

由于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需求信息,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用一组形容词来修饰一下被人们赋予太多意义的“需求”。表1-1列出了需求领域的一些常用术语。

表1-1 一些类型的需求信息

术语

定义

业务需求

开发产品的组织或者获取产品的客户所需的高层次业务目标

业务规则

策略、纲领、标准或者制度,能够定义或者约束某些方面的业务。虽然本身并不是软件需求,但它却是一些类型的软件需求的鼻祖

约束

对开发人员在产品设计和构建上的限制条件

外部界面需求

对软件系统和用户、其他软件系统或硬件设备间的关联进行说明

特性

单个或者多个为用户提供价值的、有逻辑关系的系统性能,可以通过一个功能需求集合进行描述

功能需求

描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展现的行为? 续表

术语

定义

非功能需求

描述系统必须展现的属性或者特性,或者必须遵守的约束

质量属性

一种非功能需求,描述的是服务或者一个产品的性能特征

系统需求

包含多个子系统的产品的顶层需求,子系统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软硬件

用户需求

特定用户群必须能够用系统所完成的目标或任务,或者是用户期望有的产品属性

软件需求有三种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此外,每个系统都包含某种类别的非功能需求。不同种类的需求如图1-1中的模型所示。正如统计学家乔治E.?P.?巴克斯(George E. P. Box)的一句名言所述:“从本质上讲,虽然一切模型都是错误的,但有些还是有作用的。”(Box and Draper 1987)。这句话用来形容图1-1真是恰如其分。这个模型也许并不全面,但提供的方案非常实用,可以帮助组织需求方面的知识。

图1-1所示椭圆中的内容代表需求信息的种类,长方形表示储存信息的文件。实线箭头表示具体类型的信息通常储存于所示文件之中。(业务规则、系统需求应与软件需求独立存储,例如存储在业务规则目录或者系统需求规范说明之中。)虚线箭头代表一种信息起源于或者受另外一种信息的影响。此图没有具体展示数据需求。数据受控于功能,因此数据需求贯穿于这三个层次的需求之中。第7章有很多这些不同种类的需求信息的示例。

图1-1 各类需求之间的关系。实线代表“被存储于”;虚线代表“起源”?或“影响”

业务需求描述组织为什么要执行系统(组织希望获得的业务收益)。其关注点在于组织或者提出系统要求的客户有哪些业务目标。我们假设有家航空公司打算把机场的柜台工作人员成本降低25%。为此,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建一个自助服务终端,供乘客在机场自行检票。项目的出资方、目标客户、实际用户的管理层、市场部门或者产品规划部门一般都会有业务需求。我们喜欢将业务需求记录在愿景或者范围文件之中。还有一些战略性指导文件有时也会用于此目标,包括项目图表、业务实例以及市场(或者营销)需求文件。第5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业务需求进行详细说明。考虑到本书的主旨,我们假定已经确定了业务需求或市场机遇。

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完成的目标或者任务,并且这个产品要能够为人提供价值。用户需求主要还包括对用户满意度最为关键的产品特性或特征的描述。用例(Kulak and Guiney 2004)、用户故事(Cohn 2004)以及事件响应表都是用户需求的表示方式。理想状态下,这种信息由实际用户代表提供。用户需求表达的是用户通过系统来完成哪些具体工作。通过航空公司网站或者机场自助检票机“办理登机手续”是“用例”的典型例子。如果将其写为“用户故事”,同样的用户需求可能是这样的:“作为一名乘客,我想办理登机手续,以便能够登机。”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忘记,即大多数项目都有若干个用户类别和其他干系人,我们还必须获取它们的需求。第8章将对这种层次的模型进行解释。有些人喜欢用“干系人的需求”这个更广义的术语来说明各类干系人比直接客户更能提供需求。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要在这个层级集中注意力,理解实际用户要用这个产品完成哪些具体目标。

功能需求说的是产品在特定条件下所展示出来的行为,主要描述开发人员需要实现的功能以便用户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用户需求),进而满足业务需求。这三种需求环环相扣,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人们经常将功能需求记录为传统意义上的“应当”句式:“乘客应当能够随时打印自己已经办好登机手续的所有航段的登机牌”或者“如果乘客信息没有指定座位偏好,航班预订系统就应当为它分配。”

业务分析师(BA)①将功能需求记录在软件需求规范说明(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RS)之中,尽可能详尽地描述人们对软件系统的预期行为。SRS用于开发、测试、质量保障、项目管理和相关项目功能。它的称谓很多,包括业务需求文件、功能规范说明、需求文件等。SRS可以是一个报告,由存储在需求管理工具中的信息所生成。由于它已成为一种行业标准术语,所以我们在本书中将其统称为“SRS”(ISO/IEC/IEEE 2011)。要想进一步了解SRS,请参见第10章。

系统需求描述了人们对某个产品的需求,而这个产品由多个组件或者系统子集组成(ISO/IEC/IEEE 2011)。“系统”在此不单单是信息名义上的系统。所有软件或软件、硬件系统子集都可以算是系统。甚至人和过程也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某些特定的系统功能可以分配给人。有些人使用“系统需求”这个词来表达对软件系统的具体需求,但我们在本书中并不这样使用该术语。

超市收银员的工作台算是“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超市里有与称重设施相连的条形码扫描仪和手持式条形码扫描仪。收银员有键盘、显示器和现金抽屉。我们在超市里面还可以发现用于刷积分卡、信用卡或者借记卡的读卡器和PIN盒,甚至还有自动找零机。甚至还可以看到三台打印机分别打印购物小票、信用卡签单和优惠券,只不过这些对你来说无关紧要。这些硬件设备都在软件控制下互相关联。随后,业务分析师根据系统或者产品的整体需求提取具体功能,将其分配给这些组件系统子集中的某一个,同时了解它们之间的接口。

业务规则包括公司政策、政府法规、工业标准以及计算算法。在第9章中,将说明业务规则本身并不是软件需求,因为它的存在已经超出了任何特定软件应用的范围。然而,它们又经常决定着系统为了切合相关规则而必须包含哪些功能。正如公司安全策略一样,业务规则有时又引申出具体的质量特性,这些特性又以功能的方式由开发人员实现。因此,特定的功能需求可以追溯到具体的业务规则。

除了功能需求,SRS还包含某些类别的非功能需求。质量属性也被人们称为质量因子、服务需求质量、约束以及“***性”。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产品特征,例如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和可移植性,这些对于用户、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还有一些非功能需求描述系统与外部世界的接口,包括与其他软件系统、硬件组件、用户以及沟通界面的关联。在创建产品的过程中,开发人员的选择受限于设计和实现约束。

非功能需求到底是什么?

要想对组织中的现有需求实践做一次快速体检,就需要对比下列问题,看看有多少条出现于你最近的项目。如果其中有三四条以上与你的经历相符,那么本书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在项目接近尾声时,虽然满足了规范说明,却不满足客户或业务的目标。

多年以来,人们从广义上将软件产品需求分为功能需求或者非功能需求。功能需求理解起来很容易,它们描述的是系统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被用户观察到的行为。然而,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非功能”这个术语。因为这个形容词强调的是需求不是什么,并没有说明需求是什么。很遗憾,对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功能之外的需求强调的并不是系统要做什么,其重点在于系统做得有多棒。它们对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或属性进行描述,包括系统的易用性、易用性、安全性和性能等很多特征,这些都在第14章中有所体现。有些人将非功能需求等同于质量属性,但这过于狭隘。例如,设计和实现约束也是非功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也是。

还有其他一些非功能需求,它们描述的是系统运行环境,例如平台、可移植性、兼容性和约束。很多产品还受兼容性、监管和发行许可的影响。我们甚至还要考虑到产品的地域性需求,例如用户的文化、语言、法律、货币、专有名词、拼写和其他特征。虽然此类需求被归入功能需求,但业务分析师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功能,确保系统的所有行为和属性符合用户的预期。

尽管有其局限性,但由于没有一种合适的替代选项,所以我们在本书中仍使用“非功能需求”这一术语。这类信息的名称是否准确并不重要,但要保证将它们纳入需求获取和分析活动。交付的产品虽然囊括所有预想的功能,但用户还是不喜欢,因为它不符合人们对其产品质量(通常未明确表达)的预期。

一个特性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上有关联的系统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这些由一组功能性需求来共同描述。客户预想的产品特性清单与描述客户的任务相关的需求不能画等号。网页浏览器的书签、拼写检查、为运动器械设定定制锻炼程序、杀毒软件中病毒库的自动升级,这些都是典型的特性。特性包含多种用户需求,每种需求都表示特定的功能需求必须实现,以便用户能完成用户需求中所描述的任务。图1-2就是一个特性树,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析模型,展示的是特性如何层层分解为更小的特性组,这些小特性与具体的用户需求关联,最终引出功能需求(Beatty and Chen 2012)。

图1-2 特性、用户需求和功能性需求之间的关系

为了解释这些不同类型的需求,我们假设在开发某个文本编辑程序的新版本。“在6个月内将非美国地区的销量增加25%”可以算是一种业务需求。市场部发现参与竞争的产品只有英语拼写检查器,因此他们决定新版本要包括一个多语种拼写检查器特性。对应的用户需求可能包含诸如“为拼写检查器选择语言”“发现拼写错误”和“将词添加到字典”这样的任务。拼写检查器有很多独立的功能需求,涉及的操作包括高亮拼写错误的单词、自动纠错、显示建议替代选项、用正确的单词整体替代拼写错误的单词。易用性需求明确指定如何使用特定语言和字符集来定位软件的使用区域。

……

Introduction

推荐序:软件需求的百科全书

郑人杰

当前,软件承载着人类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呈现出无处不在的景象。而软件产业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成为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与此同时,人们对软件开发的产品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高质量、低成本和易用性,等等。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开始认识到,确定软件需求是软件产品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软件这一不可见的逻辑实体来说,它的研发和传统产业的产品相比有着很大差别。软件需求决定着产品开发的目标,同时,软件需求也是开发项目策划的依据。然而,做好软件需求工作并不容易。如果项目开始时需求工作做得不到位,开发项目的大厦就将建立在不牢固的基础上。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本人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实践中深深地理解到软件需求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曾亲身经历过一些软件开发项目由于在初期阶段对需求工作不够重视,就匆忙开展后续工作,致使项目最终受到严重后果的惩罚。例如,用户对交付的产品不满意,由于不适用不得不返工,延期再交付。然而,返工导致的额外成本投入不仅会使开发组织的高管人员失望,开发人员也因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怨声载道,最终导致开发组织的声誉受到影响。实际上,这种人们不愿看到的事件不断发生,也有着它的客观原因。比如,软件人员对项目提出的业务领域知识和相关技术并不熟悉,并且软件人员通常并不只是面对一个应用领域,而是常常在开发一个产品,初歩熟悉一个领域之后,下一个开发任务又会面临另一个全新的领域。此外,当今各应用领域的技术和市场情况大多处于迅速发展和演变之中。另一方面,主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则是,软件开发人员未能在项目的需求阶段很好地和用户配合,充分吸收和听取用户的意见,或是接受应用领域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等等。

据本人了解,多年以来,市面上也有不少有关软件需求领域的专业书籍。但本书第3版在我读后,确实令我感到它的与众不同,令我赞叹。没有想到,这本书竟然对软件需求工作提供了如此全面、系统、详尽和具体的阐述。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软件需求工作的理解是片面的,常常称其为“需求分析”,以为需求工作只是对需求进行分析。其实,需求分析固然重要,但还有更为重要的。那就是需求获取、需求说明、需求验证和需求管理等。许多软件项目的教训表明,问题出现的根源恰恰在于需求获取和需求验证方面存在缺陷。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不仅讲原则、方法,而且还对软件项目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比如,不同项目类型的需求(第Ⅲ部分)、需求工程的实施(第Ⅴ部分)以及在附录部分给出的“需求实践自评”、“问题问诊指南”和“范例需求文档”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遵循性。无疑,在这些实践性指导的部分中渗透着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甚至是亲历的教训,非常值得广大读者认真地学习和吸取。

本人以为,在软件需求方面本书如此全面详尽,又是具有相当深度的指导性读物,称之为“软件需求手册”并不为过,甚至可以堪称“软件需求的百科全书”。

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研究生完全可以用本书作为学习参考书。对于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软件开发机构的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会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

正是基于对本书的上述评价,本人愿意积极向广大读者推荐,并且充分相信本书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专业工作,最终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译序:试问需求从何而来

译者团队代表李淳

这是一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无论初创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无论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行业公司,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风口在哪里?”

随着大数据、O2O、移动互联、物联网、开放平台、云计算等技术术语越来越快速地进入公众的视野,为商业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更为新时代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机会和挑战。我们看到,微博、微信、手机打车等一批新兴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我们还看到,在这些成功的商业模式身后,流淌着无数“失败者”的血泪。大量新企业、新项目劳神费力,投入大把时间,大把烧钱,上线后却发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人问津。

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等风来”,闭门坐在办公室里等需求是行不通的。

以往,一切都源自老板的一个想法。然后大家便会在办公室里讨论,各种头脑风暴,然后选择其中认为不错的方案来写需求文档,进行技术评估……(中间省略一千步)……直至最后交付。然后,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然后,简直让人痛心疾首!

在我看来,闭门造出来的需求通常都有这样的共同特性。

1. 希望在上线的一刹那一举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

通常,当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被大众所接受时,人们看到的便是一个具有百万千万级规模的市场群体在进行消费。然而,人们看不到的是这些商业模式成功之前所遭受的屡屡失败。无疑,这些成功的商业模式在给人们设立了标杆之后,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定要交付能够一举成功的产品或服务。”

2. 假设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

不切实际的预期伴随着一种扭曲的力场,让人误将想法假设为事实。于是,几乎没有人认真思考最初的想法是否真的正确?

信息洪泛使得未来是愈发不可精确预知,试问每个想法能有多大的可能性是正确的呢?

3. 认为专家就在办公室里

头脑风暴,讨论,最终民主集中为办公室里的权威人士,可能是老板、上级甚至在办公室里工作年头最长的那个人。他们的决策依据往往是经验。然而,当你满怀希望想要创新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没有人会有经验,所有意见决策都往往是靠猜的。

4. 上线之前,知道这个想法的客户数量为0

为了确保我们“一举成名”,让那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成现实,我们会对外严格保密,一出办公室便绝口不提。因为我们害怕这个想法被别人抢走,更害怕客户否定尚未达到我们心中“完美标准”的产品。然而,飞得越高摔得越痛,当上线时才开始寻找客户,我们的幻想将宣告灾难性的破灭。

幸运的是,近十年间,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发现正确的需求变得愈发重要,各种新的创新方法不约而同地向人们传达出下面这四大新的理念。

1. 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依靠对正确需求的持续积累

商业模式的成功需要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失败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成功,所以为了更快地成功,就要快速而频繁地失败,更快速从失败中学习,更快地积累点滴成功。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再苛求“完美”,主动拥抱失败,让商业模式自然生长出来!

2. 要获得正确的需求,需要专家不断否定你的猜想

拥抱失败不等于鲁莽地冒险,漫无目的地四处挖井,而是要使需求不再失败。因此,最好办法就是让专家频繁地对你的猜想证伪,用反馈和数据来指导接下来的行动,直到需求无限趋近于恰到好处。

3. 真正的专家是会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客户

需求之所以有存在的意义,归根结底是因为有客户愿意为此买单。因此,要想做到拥抱失败,持续证伪,你要做的便是不断与客户沟通,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1)为什么你的产品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为什么他们不会为你所假设的需求买单?

真正的专家不是办公室中的权威,客户才是!主动和他们沟通,积极向他们提问,收集他们的数据,聆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告诉你什么是错,什么是对。

4. 走出办公室

既然客户不在你的办公室,世界那么大,何不出去看看呢?走出办公室,找到客户,发现真正的需求!

在此,我想对本书的作者Karl Wiegers和Joy Beatty致敬,他们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确的需求高于正确地需求。”我还要衷心感谢一同翻译此书的译者、编辑、设计等,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我们带来如此经典而权威的著作。

再次,愿所有读者能与我们一起共勉:“不要等风来,走出办公室,去找风!”

前 言

几十年过去了,许多软件组织仍然难以了解、记录和管理自己的产品需求。之所以如此多的信息技术项目无法完全成功,主要原因在于用户输入匮乏、需求不完整、需求变化以及对业务目标的误解。一些软件团队疏于从客户和其他来源收集需求。客户往往没有时间或耐心参与需求工作。在许多情况下,项目参与人员甚至无法就“需求的确切含义”达成共识。正如有作者所指出的:“工程师宁愿破译Kingsmen 1963年的经典派对歌曲Louie Louie,也不愿意破译客户需求。”(PerterSon 2002)

十多年前,《软件需求(第2版)》出版发行。十年对技术界而言真的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许多事情在这期间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有一些没有变。过去十年中,软件需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 业务分析被认为是一门专业的学科,专业认证和组织已经兴起,比如“国际业务分析师协会”和“国际需求工程协会”。

* 基于数据库的需求管理工具和需求开发辅助工具(如原型、建模和仿真)日趋成熟。

* 敏捷开发方法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处理敏捷项目需求的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 可视化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阐述需求知识。

那么,哪些不曾发生变化呢?这一话题重要而且意义深远,原因有两个。其一,许多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本科教材依然不够重视需求工程(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这些软件领域从业人员骨子里一直痴迷于通过技术和过程方案来应对挑战。其实有时并未意识到需求收集以及许多软件和系统项目工作中,普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与人如何互动。尽管许多工具都可以用于帮助地理分散的人们展开有效的协作,但没有哪一种神奇的新技术能够将此自动化。

我们相信,第2版中提到的实践依然广泛有效并适用于软件项目的需求开发和管理。为了满足具体情况的需要,业务分析师、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这些实践进行精心调整和测量。在第3版中,新增一章介绍敏捷项目中的需求把控,其他几章中也增加有新的内容,介绍如何在敏捷开发环境中使用和调整需求实践。

在软件开发中,沟通总是重于计算机操作,但在教学课程和项目工作中,却往往注重计算机操作而忽视人际沟通。本书提供数十种工具用于加强沟通和帮助软件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客户使用更有效的需求工程方法。这里提及的技术是一套工具包,其中包含主流的“优秀实践”,而非奇炫的新技术或某种声称能解决所有需求问题的复杂方法论。本书讲了无数趣闻轶事和八卦故事,都是真人真事,讲述着典型的需求相关经历,你可能也曾有过相关的经历。可以找到“真实故事”图标,了解精选自各种项目经历的真人真事。

自从本书1999年第1版问世以来,我们历经项目无数,并且已授课好几百场,为来自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学员传授软件需求知识。我们发现,无论是本地团队还是分布式团队,无论使用传统开发方法还是敏捷开发方法,这些实践对任何项目几乎都有帮助。这些技术不只适用于软件项目,还适用于硬件和系统工程项目。与其他任何技术性实践一样,需要凭借良好的判断力和经验了解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使用这些方法。要将这些实践想象成工具,借助于这些工具,可以确保在项目中与合适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本书的价值

在所有可以采取的软件过程改进中,让人们收获最多的就是改进需求实践。我们介绍的技术都是实践证明有效的,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帮助。

* 从项目开始,写高质量的需求,尽可能减少返工,尽可能提升生产率。

* 交付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和商业产品,实现业务目标。

* 管理范围蠕变和需求变更,既紧盯目标,又确保可控。

* 获得更高客户满意度。

* 降低维护、改进和支持成本。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改进所使用的需求流程,更好地收集和分析需求、编写和确认需求规范以及在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中管理需求。我们所介绍的技术全部都是务实求真的。我们两人已经多次使用这些技术,而且每次这样做,总是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

本书的读者

包括软件在内的任何系统,只要需要定义或了解其需求,任何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本书主要面向开发项目中担任业务分析师或需求工程师的个人或群体,既包括全职专家,也包括临时填补分析师角色的其他团队成员。第二个读者群体包括架构师、设计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必须了解与满足用户预期并参与创建和评审有效需求的其他技术团队成员。负责制定(使产品获得商业成功的)功能和属性规范的市场人员和产品经理会发现这些实践非常有用。项目经理能从本书中学到如何对项目需求工作进行规划和跟踪,如何处理需求变更。此外,干系人也属于本书读者群体,为了满足业务、功能和质量需要,他们也会参与产品定义工作中。对于最终用户、需要购买或承建软件产品的客户以及许多其他干系人,本书能够帮助他们了解需求流程的重要性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内容概览

本书共五个部分。第I部分从相关定义切入。如果是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请与关键客户分享第2章中的“客户开发伙伴”小节。第3章概述几十种需求开发和管理的优秀实践以及一个需求开发流程整体框架。业务分析师的角色是第4章的主题,这一角色还有很多其他的名称。

第II部分首先讲项目的业务需求定义技术。接着专门介绍如何找到正确的客户代表,如何从他们那里收集需求,如何记录用户需求、业务规则、功能性需求、数据需求以及非功能性需求。第12章介绍许多可视化模型,从不同角度阐述需求并对自然语言文本加以补充。第15章讲述使用原型降低风险。随后介绍需求排优先级、需求确认、需求重用的方法。最后介绍需求如何影响项目工作的其他方面。

第III部分属于新增内容,各章为各种具体类型的项目推荐最有效的需求方法,具体类型包括:开发任何类型产品的敏捷项目、改进型和替换型项目、引入软件包方案的项目、外包项目、业务过程自动化项目、业务分析项目以及嵌入式和其他实时系统。

需求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是第IV部分的主题,重点讲述用于处理需求频繁变更所需的技术。第29章介绍如何进行需求跟踪,如何将独立的需求与原始需求连接起来,如何将需求与下游的开发交付物连接起来。第V部分最后介绍用户改进团队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行为的商业工具。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第V部分,这一部分帮助你从概念走向实践。第31章帮助你向团队开发流程中导入新的需求技术。第32章介绍项目中一些需求相关的常见风险。附录A的自我评估能够帮助你选择改进时机成熟的领域。其他两个附录包括一个疑难解答和一些需求文档样例,以便你能够看到全景。

案例学习

为了说明本书所介绍的方法,我们提供若干事例,这些事例来自我们做过的真实项目,尤其是化学品追踪系统这个中型信息系统。别担心,了解这个项目不需要懂化学。案例过程中的讨论贯穿全书始终。无论组织要构建什么软件,这些对话都能与你产生共鸣。

从原则到实践

鼓起勇气,克服障碍进行变革,并将新知识付诸于行动,是很困难的事情。为帮助进行需求改进,大多数章都在最后给出行动练习,帮助你立即开始学以致用。许多章都提供建议模板,包括各种需求文档、评审检查清单、需求排优先级电子表格、变更控制流程以及许多其他的流程资源。这些内容可以在本书配套内容网站下载,网址为https://aka.ms/SoftwareReq3E/files,可以通过它们马上上手。从小的改进开始,从现在开始,宜早不宜迟。

有些人不愿意尝试新的需求技术。使用本书来教一教自己的同行、客户以及经理。提醒他们以往项目中所遇到的需求相关问题,并和他们讨论尝试使用新方法能带来哪些潜在的收益。

要想使用更好的需求开发实践,无需启动一个新的开发项目。第21章讨论了各种技术在改进型和替换型项目中的用法。增量实施需求?

Specifications

Brand Jingdong book
Brand Origin China

Disclaimer

Product packaging, specifications and price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Al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ducts on our website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Please always read labels, warnings and directions provided with the product before use.

View Full Terms of Use
Add to favorites
{{ $isZh ? coupon.coupon_name_sub : coupon.coupon_ename_sub | formatCurrency }}
{{__("Buy Directly")}} {{ itemCurrency }}{{ item.directly_price }}
Quantity
{{ quantity }}
{{ instockMsg }}
{{ limitText }}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Sold by JD@CHINA
Ship to
{{ __("Ship to United States only") }}
Free shipping over 69
Genuine guarantee

Added to Cart

Keep Shopping

More to Consider

{{ item.brand_name }}

{{ item.item_name }}

{{ item.currency }}{{ item.marke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Coupons

{{ coupon.coupon_name_new | formatCurrency }}
Clip Clipped Over
{{ getCouponDescStr(coupon) }}
{{ coupon.use_time_desc }}
Expires soon {{ formatTime(coupon.use_end_time) }}

Share this item with friends

Cancel

Yami Gift Card

Get this exclusive deal when paying with gift card

Terms and Conditions

Gift card deals are special offers for selected products;

The gift card deals will automatically be activated if a customer uses gift card balance at check out and the balance is sufficient to pay for the total price of the shopping cart products with gift card deals;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activate the gift card deals if you choose other payment methods besides gift card. The products will be purchased at their normal prices;

If your account balance is not enough to pay for the products with gift card deals, you can choose to reload your gift card balance by clicking on the Reload button at either shopping cart page or check out page;

Products that have gift card deals can be recognized by a special symbol showing 'GC Deal';

For any additional questions or concer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ervice;

Yamibuy reserves the right of final interpretation.

Sold by Yami

Service Guarantee

Yami Free Shipping over $49
Yami Easy Returns
Yami Ships from United States

Shipping

  • United States

    Standard Shipping is $5.99 (Excluding Alaska & Hawaii). Free on orders of $49 or more.

    Local Express is $5.99 (Available in Parts of CA, NJ, MA & PA). Free on orders of $49 or more.

    2-Day Express (Includes Alaska & Hawaii) starts at $19.99.

Return Policy

Yami is committed to provide our customers with a peace of mind when purchasing from us. Most items shipped from Yamibuy.com can be returned within 30 days of receipt of shipment (For Food, Beverages, Snacks, Dry Goods, Health supplements, Fresh Grocery and Perishables Goods, within 7 days of receipt of shipment due to damages or quality issues; To ensure that every customer receives safe and high-quality products, we do not provide refunds or returns for beauty products once they have been opened or used, except in the case of quality issues; Some products may have different policies or requir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m, please see below for products under special categories, or contact Yami Customer Service for further assistance).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Learn More

Sold by Yami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Yami E-Gift Card

If you choose “Redeem automatically” as your delivery method, your gift card balance will be reload automatically after your order has been processed successfully;

If you choose “Send to Email”as your delivery method, the card number and CVV will be sent to the email address automatically;

Any user can use the card number and CVV to redeem the gift card, please keep your gift card information safely. If you have any trouble receiving email, please contact Yami customer service;

Yami gift card can be used to purchase both Yami owned or Marketplace products;

Yami gift card will never expire;

Yami gift card balance does not have to be used up at once;

All rights reserved by Yami.

Return Policy

Gift card that has already been consumed is non-refundable.

Sold by JD@CHINA

Service Guarantee

Yami Free Shipping over $49
Yami Easy Returns
Yami Ships from United States

Shipping

  • United States

    Standard Shipping is $5.99 (Excluding Alaska & Hawaii). Free on orders of $49 or more.

    Local Express is $5.99 (Available in Parts of CA, NJ, MA & PA). Free on orders of $49 or more.

    2-Day Express (Includes Alaska & Hawaii) starts at $19.99.

Return Policy

You may return product within 30 days upon receiving the product. Items returned must be new in it's original packing, including the original invoice for the purchase. Customer return product at their own expense.

Sold by JD@CHINA

Service Guarantee

Yami Cross-store Free Shipping over $69
Yami 30-days Return

Yami-China FC

Yami has a consolidation warehouse in China which collects multiple sellers’ packages and combines to one order. Our Yami consolidation warehouse will directly ship the packages to your door. Cross-store free shipping over $69.

Return Policy

You may return products within 30 days upon receiving the products. Sellers take responsibilities for any wrong shipment or missing items. Packing needs to be unopened for any other than quality issues return. We promise to pack carefully, but because goods are taking long journey to destinations, simple damages to packaging may occur. Any damages not causing internal goods quality problems are not allowed to return. If you open the package and any quality problem is found, please contact customer service within three days after receipt of goods.

Shipping Information

Yami Consolidation Service Shipping Fee $9.99(Free shipping over $69)

Sellers in China will ship their orders within 1-2 business days once the order is placed. Packages are sent to our consolidation warehouse in China and combined there. Our Yami consolidation warehouse will directly ship the packages to you via UPS. The average time for UPS to ship from China to the United States is about 10 working days and it can be traced using the tracking number. Due to the pandemic, the delivery time may be delayed by about 5 days. The package needs to be signed by the guest. If the receipt is not signed, the customer shall bear the risk of loss of the package.

Sold by JD@CHINA

Service Guarantee

Free shipping over 69
Genuine guarantee

Shipping

Yami Consolidated Shipping $9.99(Free shipping over $69)


Seller will ship the orders within 1-2 business days. The logistics time limit is expected to be 7-15 working days. In case of customs clearance, the delivery time will be extended by 3-7 days. The final receipt date is subject to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ostal company.

Yami Points information

All items are excluding from any promotion or points events on Yamibuy.com

Return Policy

You may return product within 30 days upon receiving the product. Items returned must be new in it's original packing, including the original invoice for the purchase. Customer return product at their own expense.

Yami

Download the Yami App

Back Top

Recommended for You

About the brand

Jingdong book

为您推荐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Reviews{{'('+ commentList.posts_count + ')'}}

Have your say. Be the first to help other guests.

Write a review
{{ totalRating }} Write a review
  • {{i}} star

    {{i}} stars

    {{ parseInt(commentRatingList[i]) }}%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Show Less

{{ strLimit(comment,800) }}Show more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Show All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VERIFIED PURCHASE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Show Less

{{ strLimit(comment,800) }}Show more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Show All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VERIFIED PURCHASE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No related comment~

Review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commentDetails) }}Show Less

{{ strLimit(commentDetails,800) }}Show more

Show Original

{{ commentDetails.content }}

Yami
Show All

{{ formatTime(commentDetails.in_dtm) }} VERIFIED PURCHASE {{groupData}}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reply_count }} {{commentDetails.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Please write at least one word

Comments{{'(' + replyList.length + ')'}}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reply) }}Show Less

{{ strLimit(reply,800) }}Show more

Show Original

{{ reply.reply_content }}

{{ formatTime(reply.reply_in_dtm)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reply_count }} {{reply.reply_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Please write at least one word

Cancel

That’s all the comments so far!

Write a review
How would you rate this item?

Please add your comment.

  • A nice nickname will make your comments more popular!
  • The nickname in your account will be changed to the same as here.
Thanks for your review
Our community rely on great reviews like yours to find the best of Asia.

Report

If you find this content inappropriate and think it sh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Yami.com site, let us know please.

Cancel

Are you sure to delete your review?

Cancel

You’ve Recently Viewed

About the brand

Jingdong book